【168sports】会有更多郑钦文

王思吟王思吟 网球资讯 2024-09-13 13 0

原创 风雨如歌

郑钦文的夺冠,以及日后出现更多的郑钦文,本质上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郑钦。

为啥郑钦?

网球曾被称为“贵族运动”,除了诞生于法国宫廷外,另一个缘故就是玩的成本高郑钦。

首先是场地,网球需要专业的场地,否则是没法玩的,不像羽毛球或者足球,随便找块没人的空地就能玩,而专业的场地需要专业的维护,费用是比较昂贵的郑钦。

目前,网球场的费用百元/小时属于基操,150乃至两百以上的也不少,而羽毛球场很少过百的郑钦。

其次,是需要专业的装备,网球拍好一点的、轻一点的要几千上万,算上其他装备和消耗的话,一年花费超过十万简直轻轻松松郑钦。

网球的参与人数,从全球来说不算多,截止2021年,全球网球爱好者(标准为每年至少打球一次)的数量仅为8700万人出头郑钦。

这个数字占全世界人口比例也就1.5%左右,参与度不高,缘故就有前面提到的成本相对高郑钦。参与者少,潜在市场有限,从业者得提高单价才能赚钱,进一步阻碍了人们的参与。

“网球是贵族运动”这个说法纵然不太准确,但玩网球的综合成本高于一般的运动,是事实郑钦。

反映到国家层面,就是美国的网球最发达,其他国家通常就一两个顶尖选手,而美国有一堆人,就网球职业运动员数量而言,美国占世界比重的10%,是占比最高的国家郑钦。

背后是美国的经济水平,让较多的国民能够负担网球运动,2021年,美国有2500万网球爱好者,是世界最多的郑钦。

美国之外,便是同样发达的欧洲郑钦。

之前看网球比赛时,就发现欧洲的网球选手是真的多,什么海宁、辛吉斯、萨芬娜、小德、纳达尔等等,后来才知道,欧洲的网球职业选手数量,占世界比重的60%郑钦。

也就是说,美欧的网球职业选手数量(包括俄罗斯和白俄),加起来占全世界的七成郑钦。

发展中国家也有一些网球专业选手,这些人的共同特点,是家里比较有钱,比如阿根廷的德尔波特罗,父亲是兽医,母亲是教师,标准的中等收入家庭郑钦。

印度名将米尔扎,曾获得过六个大满贯双打冠军,父亲早年是体育记者郑钦。后来开了杂志社,并置办众多产业,纵然和安巴尼、阿达尼相比,还差了亿点点,但也算富豪了。

网球选手大部分出自发达经济体,少部分出现在发展中经济体的,家里通常中等收入起步,充分说明了练网球的综合成本高,没有银子撑不住郑钦。

拿郑钦文来说,她早年训练找的都是不一般的教练,比如卡洛斯·罗德里格斯(曾经是李娜的教练)、余丽桥、佩雷·里巴(前职业网球运动员,最高世界排名为65)郑钦。

-168sports-

名气大、专业,意味着费用贵,有媒体报道,青少年阶段,她一年光培训费就超过50万郑钦。

这还只是直接支出,还有营养等一大堆间接支出,她的父亲郑建坪曾是田径运动员,后来经商,经济状况不错郑钦。即使这样,也一度考虑过要卖房子,可见压力有多大。

过去经济没发展起来时,没多少人能负担网球,只能靠举国体制去培养“李娜”,只有当经济发展起来后,负担得起网球的人增加了,才会有郑钦文郑钦。

郑钦文只是个开始,后面会有更多的郑钦文郑钦。

以网球的参与人数为例,还是2021年,中国网球爱好者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992万,仅次于美国郑钦。

体育运动和经济一样,是讲究规模效应的,规模大了,玩的人多了,大家互相卷,才能真正进步,纵然人多了不一定会进步,但人不多一定不会有进步郑钦。

这是定律郑钦。

我无数次说过,足球没有起色,根源是玩的人太少,一点也不卷,没有进步的动力,球员们就算躺平也无所谓,至于人种、腐败等等,都是极为次要的因素,阿根廷足协向来是黑社会,却并不影响人家拿世界冠军郑钦。

在没人玩的情况下,足协反腐再搞十次都没意义郑钦。

而网球已经显而易见地卷起来了,得益于庞大的群众基础,2022年,中国有了4362名专业网球运动员郑钦。

而专业网球运动员的世界总量(现役),就一万人出头,换句话说,中国专业网球运动员的数量,占了世界总量的40%,就算培养的质量还不够好,这么多专业的人互相卷,总能卷出几个好手郑钦。

足球别说有40%,就算4%,进世界杯也绝对轻轻松松郑钦。

再说郑钦文的培养模式,成本并不是全部由家庭负担,而是标准的“混合培养”郑钦。也就是除了家庭负担的部分,国家还给了一部分补贴和资源。

郑钦文最早的团队,就是武汉体育局帮她搭建的郑钦。

中国体育的模式曾长期沿用“举国体制”,也就是由国家拨款,包揽运动员的吃穿用度,运动员衣食无忧,可专心训练和比赛郑钦。

但弊端也明显,由于国家拨款有限,能享受到资源的只有少数运动员,就会形成掐尖的局面郑钦。

有点类似衡水中学或者尖子班,把好生源都集中起来,有利于考出好成绩,弊端则是没有更多的资源用于运动的普及了,大多数普通的学生被放弃了郑钦。

万一顶尖的运动员退役,后面的人顶不上来,就会青黄不接郑钦。

同时,“举国体制”会采用长期集训模式,对于个性化更强的年轻一代来说,难以接受郑钦。而且,由于国家在你身上砸了太多钱,包揽了一切。

那么作为交换,运动员的收入大部分被要求上交,必然导致严重的利益冲突(李娜当年的种种冲突,就源于此)郑钦。

“举国体制”的另一大弊端是豪赌属性郑钦,资源都给了少数人,就指望他们摘金夺银,然而问题是,万一没取得好成绩呢?

毕竟,体育比赛是不可预测的,胜负是一门玄学,而赛场上的各种意外简直不要太多郑钦。

“混合模式”和“举国体制”的不同在于,国家依然会给钱给资源,但不再集中于某个运动员身上郑钦。

而是把资源尽可能地平均分,每个人都有一点,比如,不光帮助郑钦文配备了教练团队,不少青少年网球选手也得到了类似的帮助郑钦。

不再掐尖,也不要求运动员上交收入,只是尽可能提供基础性的资源,提高部分由运动员自己想办法,自己去找更专业的教练、自己找路子去比赛等等,能不能打出来全看自己的造化郑钦。

这就叫“混合模式”郑钦。

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起来后,资源多了,玩网球的人多了,用不着再掐尖了郑钦。

完全可以广撒网郑钦。

“混合模式”的好处显而易见,运动员自负盈亏,不会产生冲突,无须长期封闭式集训,符合年轻一代的个性,在基数足够大的情况下,总会有几个人脱颖而出郑钦。

一些人认为应该完全市场化,彻底和举国体制说拜拜,而不是走“混合模式”,其实吧,“混合模式”是符合现实的郑钦。

依然拿网球来说,职业运动员里,每年能拿到奖金的不到4000人,60%的人一毛钱奖金拿不到,因为奖金要达到一定的名次,才会有郑钦。

而大部分选手,要么是一轮游,要么进正赛都有困难郑钦。

即使能拿到奖金的,情况也不容乐观,整个职业网坛能实现盈亏平衡的选手不到一千人,换句话说,90%以上的选手打网球是亏损的郑钦。

还是那句话,开支太大郑钦。

网球是需要团队保障的,一个完整的团队,至少包括体能师、医生、营养师、教练、陪练、公关经理等郑钦。

团队的所有开支均由选手本人承担,压力山大,郑钦文每年光是去欧洲比赛的费用,就要300万,想出成绩就必须配备顶级的团队,这些钱是省不了的郑钦。

网球是职业化程度非常高的运动,每年的四大满贯有声有色,各种赛事的奖金以及相应的商业赞助,也相当地丰厚郑钦。

即使这样,对大部分网球运动员而言,盈亏平衡依然遥不可及郑钦。那么,那些职业化程度不如网球、收入也不如网球的运动呢?

它们的状况只会更艰难郑钦。

2023年,郑钦文的收入高达720万美元,除了一百多万是比赛奖金,其余的都是代言和赞助,在当年《全球收入最高的女运动员》榜单里,名列第15郑钦。

只不过这终究是个例郑钦。

对绝大多数运动员来说,哪怕想挣到720万美元的零头,也十分困难,要是没有国家的资源扶持,很难坚持郑钦。

这也是为啥要采用“混合模式”的缘故郑钦。

就像经济体制,如果全是国企,就会没有活力,如果全是民企,就会过于残酷,缺乏兜底,必须两者兼有,形成互补,才是最合适的郑钦。

中国体育这些年最大的争论,就是该怎么走,是全盘职业化呢,还是重回举国体制郑钦。

重回举国体制是没有可能的,不用说成绩的事,光是长期封闭集训这种事,年轻一代就受不了,你非要这么搞,结果就是没人陪你玩郑钦。

只是,架不住部分人非要这么想,比如,足协就曾经想让国奥队踢中甲,篮球哪怕在几年前,依然有长期集训而忽视联赛的现象郑钦。

这些本质上是举国体制的思路,已不适应时代,可由于中国体育在转轨的过程中,成绩出现了波动,导致一些人认为,只要重回举国体制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郑钦。

我们终究是不可能回头的,但怎么前进、前方的路在哪里又是个难题,而“混合模式”给出了重要的的参考,两种体制是可以经过改革,互相兼容的郑钦。

市场的归市场,举国体制的归举国体制,两条腿走路是完全可行的郑钦。

既然能两条腿走路,就没必要死磕一条郑钦。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喜欢0发布评论

评论列表

发表评论

  • 昵称(必填)
  • 邮箱
  • 网址